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徐迟《黄山记》
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最后被吕后诱杀。
以"立"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立竿见影: 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立地成佛: 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后为劝人行善之语。
立此存照: 照:察看,查考。旧时文书字据中的习惯用语。即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对证的依据。
立地书橱: 两脚站着的书橱,也就是活书橱。比喻读书多、学问十分渊博的读书人。也作“两脚书橱”。
立等可取: 站在那儿稍等片刻就可以拿到。
以"鼎"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大名鼎鼎: 鼎鼎:盛大,显赫。形容名声极大。也作“鼎鼎大名”。
拔山扛鼎: 扛:举起。鼎:古代用来烹饪的器皿,为青铜所制。形容力大无比。也作“拔山举鼎”。
力能扛鼎: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染指于鼎: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