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十行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一目十行朗读

    解译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用法

    【歇后语】:张松阅书

    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

    【英文】:read ten lines at a glance

    【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结构:主谓式 感情:褒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示例

    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造句

    • 1、你将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一目十行的理解力。
    • 2、你读书虽然一目十行,不过我看你是食而不知其味。
    • 3、他看书一目十行,而且过目不忘。
    • 4、我们读书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复读,才能真正领会。
    • 5、汪老涉猎极广,从经史子集到文学名著,从天文地理到财经科技,无所不读,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 6、总编辑好像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似的,一下子就把稿子看完了。
    • 7、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
    • 8、有些文稿,我可以一目十行,但有些则是需要字字精读。
    • 9、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
    • 10、他看书是一目十行,速度特别快,但只是看热闹,学不到什么知识。

    成语故事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 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成语大全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 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 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了。

    成语接龙

    以"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尸走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百里者半九十: 一百里的路程,尽管已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就越感到困难。常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 行行:走啊,走啊;重:又。指道路遥远,走了一程又一程。

    将就木: 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以"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天下第: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知行合: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百里挑: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九九归: 归:珠算的一种除法。比喻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

    表里如: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