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屡教不改

    拼音:lǚ jiàn bù gǎi 屡教不改朗读

    解译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用法

    作定语、谓语;指拒不改正

    结构:紧缩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示例

    犯错误的人,出岔子极少数坚持错误、屡教不改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造句

    • 1、老师三番五次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我行我素,屡教不改
    • 2、他屡教不改,真是不可救药。
    • 3、小良吸毒,屡教不改,他已经不可救药了。
    • 4、这个人屡教不改,简直是不可救药了。
    • 5、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屡教不改
    • 6、对于屡教不改的坏人,我们绝不宽恕!
    • 7、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人,要从严处理。
    • 8、这是个屡教不改的罪犯,你们要好好教育。
    • 9、他的坏毛病屡教不改,大家都习非成是了。
    • 10、这些屡教不改的罪犯,简直是不可救药了。

    成语接龙

    以"改"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弦更张: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也作“改弦易张”。

    弦易辙: 辙:车轮轧过的痕迹。琴换弦,车改道。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朝换代: 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泛指政权更替。

    邪归正: 从邪路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近]改过自新|弃暗投明。[反]死不悔改。

    天换地: 使天地都改变了原状。比喻彻底改造社会或大自然,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也作“改地换天”。

    以"屡"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