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而忘私

    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 公而忘私朗读

    解译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一心为公

    结构:偏正式 感情:褒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汉·班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示例

    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造句

    • 1、做个公而忘私的好官吧!
    • 2、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3、他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4、王村长公而忘私,为人民办好事。
    • 5、大情怀,公而忘私,不计一己之得失;大情怀,矻矻求自强,拳拳为天下,铁肩担道义;大情怀,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为百姓谋求幸福。
    • 6、我们要学习周总理那种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
    • 7、他公而忘私,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祁黄羊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推荐,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称赞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公而忘私。

    成语接龙

    以"私"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相授受: 授:给予。受:接受。私下里互相给予和接受。指不公开或不合法的给予与接受。

    仇不及公: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心妄念: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同“私心杂念”。

    心杂念: 指为自己或小团体利益打算的念头。

    心自用: 单凭自己的心意办事。

    以"公"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天下为: 天下是众人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作一家的私有物。现指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是一种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夙夜在: 早晚都在从事公务。形容勤政尽职。

    枵腹从: 枵:空虚。从公:办理公务。空着肚子办理公务。也形容一心为公。

    涓滴归: 涓滴:小水点,比喻极少量的钱或物。比喻不是自己的,即使只是极小或极少的东西,也要归还公家。

    城北徐: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