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淮剧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今江苏省盐城市和建湖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于淮阴、盐城、阜宁一带的剧种。由当地民间曲艺门谈词和敬神的香火戏相结合,并吸取了徽剧的表演方法和剧目发展而成,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仅流行于江苏北部、上海及安徽的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