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六十三

周渭 梁鼎 范正辞(子讽)刘师道 王济 方偕 曹颖叔 刘元瑜 杨告 赵及 刘湜 王彬 仲简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祖父梁钺,在蜀地曾任剑门关使。父亲梁文献,乘氏县令。梁鼎,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又升任著作佐郎。端拱初年,向朝廷敬献《圣德徽号颂》万余言,考试文章,升为殿中丞、歙州通判,因才能而被世人所知,朝廷有诏书进行表扬奖励。调任吉州知州,有一位叫萧甲的居民,强横狡诈是当地百姓的一大祸害,梁鼎公布其凶猛的情状,用杖条抽打脸上,刺字后流放到边远之地。太宗十分欣赏梁鼎办事尽心尽责,轮职回京之时,太宗赐予梁鼎帛和鱼,按以往的惯例太宗应当赐给银宝瓶带,太宗特地将犀牛带赐予梁鼎,将他的名字记在屏风上。

周渭,字得臣,昭州恭城人。幼孤,养于诸父。力学,工为诗。刘鋹据五岭,昭州皆其地也,政繁赋重,民不聊生。渭率乡人六百逾岭,将避地零陵。未至,贼起,断道绝粮,复还恭城,则庐舍煨烬,遂奔道州。为盗所袭,渭脱身北上。
淳化年间(990~994),梁鼎上书说:“《书》说:‘三年的考察结果,通过这些考察结果贬职和升职就一清二楚了。’这就是尧、舜能够得到贤人治理天下的原因。三代以下,各种典章制度还保存着,西汉以来,各种制度的因袭和改变之处还可以考察。至于唐代,对这套办法更加精熟,设立了考功司,使人明白考核的命令,下自一般官员,上至宰相大臣,都每 年登记他们的功绩和过失,通过比较来决定优劣,因此人们都考虑奋发有为,勉励自己,功绩显著。五代时期战争不断,礼法遭到破坏,而考核的法令,只限于州县的小官吏,这样官吏职位的升降就发生了变化,考核之法也就名存实亡了。今天的州县官吏,相当于古代的刺史,政绩显著者,朝廷并不知道;政绩平平者,仍然像以前一样任用。完全失去了激励和惩罚人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一种苟且的风气。这样导致水涝旱灾频繁发生,监狱关满了犯人,各种诉讼案件不断,想要天下太平,又怎能够呢?我认为陛下继承二位先帝的宏图大略,作为全国黎民百姓的共主,考虑到百官还没有得到治理,天下还没有康宁,特地诏令有司,阐明考核的办法,这样或许可以选拔恰当的官吏,老百姓也能享受其恩惠。”

建隆初,至京师,为薛居正所礼。上书言时务,召试,赐同进士出身,解褐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上奇其才,擢右赞善大夫。时魏帅符彦卿专恣,朝廷选常参官强干者莅其属邑,以渭知永济县。彦卿郊迎,渭揖于马上,就馆始与相见,略不降屈。县有盗伤人而逸,渭捕获,并暴廋匿者按诛之,不以送府。
不久担任开封府判官,升为太常博士、三司右计判官,又为总计判官,恰遇恢复三部,换为度支判官。至道(995~997)初年,梁鼎到陈尧叟处建议兴建三白渠,以及陈州、许州、邓州、颍州、蔡州、宿州、亳州数州使用水利开垦田地,事情都记在《食货志》中。升任都官员外郎、江南转运副使,就地改为起居舍人,调任陕西。二年(996),五将分路攻打李继迁,李继隆擅自出兵赤柽路,无功而返,却上奏军事储备耽误了军期,梁鼎因此三年未任职。又为殿中丞,兼任的职务仍和以前一样,以母亲年老为由向朝廷请求回郡,先后任徐州、密州二州知州。真宗继承皇位,梁鼎又恢复旧有官职。咸平四年(1001),升任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被赐予金紫。这时三司责罚逃亡之人使老百姓遭受严厉急迫之害,致使有些人被长期扣留和捆绑,朝廷命梁鼎与薛映按照户口册详细核定,大多数人都被免除审讯。过了一个月,授予右谏议大夫、度支使。

乾德中,通判兴州。州领罝口砦多戍兵,监军敖很,纵其下为暴,居人苦之。渭驰往谕以祸福,斩其军校,众皆慑服。诏书嘉奖,命兼本砦钤辖。开宝元年,凤州七房冶主吏盗隐官银,择渭往代。周岁,羡课数倍,赐绯鱼,又迁知棣州。殿直傅延翰为监军,谋作乱走契丹,为部下所告,渭擒之以闻;命械至阙下,鞫得实,斩于西市。渭在郡以简肃称,及还,吏民遮道泣留,俄诏赐钱百万。
这时西部边境还不安宁,梁鼎建议禁止陕西民间买卖解池盐,归所在地官府专卖,朝廷下诏听从他的意见。梁鼎为制置使,杨覃为转运使,张贺辅佐他们,又以内殿崇班杜承睿一起制置盐事。人们大多议论说“:边境的老百姓过去吃青盐,价钱很低,到禁止青盐来围困敌贼,使商贾纳粟,将解池盐运往边境,价钱与蕃盐差不了多少,因而蕃部带盐来的人,不能够用东西直接买。现在如果禁止解池盐,和内地价钱一样,那么老百姓一定冒犯禁令又买卖青盐,这是给盗贼提供粮食。”这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梁鼎上奏罢免刘综。刘综回到京城,也暗中陈述禁解池盐没有好处。梁鼎已经实行,就发布文书禁止盐商买卖解池盐,文书的规定违背实情不恰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都不遵从这样的规定。

太平兴国二年,为广南诸州转运副使。初,渭之入中原,妻子留恭城。开宝三年,平广南,诏昭州访求,赐钱米存恤之。及是,渭始还故里,乡人以为荣。渭奏去刘鋹时税算之繁者,重定田赋,兴学校。迁殿中丞。属有事交阯,主将逗挠无功。有二败卒擐甲先至邕州市,夺民钱,渭捕斩之。后至者悉令解甲以入,讫无敢犯。移书交阯,谕朝廷威信,将刻日再举。黎桓惧,即遣使入贡。就加监察御史,在岭南凡六年。徙知扬州,进殿中侍御史,改两浙东、西路转运使,入为盐铁判官。迁侍御史,历判户部、度支二勾院,出知亳州,赐金紫,俄换宋州。加职方员外郎,为益州转运使。坐从子违诏市马,黜为彰信军节度副使。咸平二年,真宗闻其清节,召还,将复用,诏下而卒,年七十七。上闵其贫不克葬,赙钱十万,以其子建中为乘氏主簿。
梁鼎又上奏运送咸阳的粮食来充实西部边境的军粮,粮食已经陈腐霉烂,梁鼎就分与民丁,等待秋收后换新粮,朝廷听后阻止梁鼎这样做,梁鼎上封章暗中陈述许多人都对禁解池盐感到烦恼忧郁,他开始的谋划大多被停止,朝廷就派林特坐驿车与永兴张咏会同梁鼎等共同商议行还是不行,这样仍然按照旧例让盐商交换。梁鼎由于建议被认为行不通,因而被朝廷免去度支使,守本官。不久,因遭逢母丧离职,被朝廷起复原职。景德(1004~1007)初年,掌管三班院、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离京任凤翔府知府。由于任职后忧郁哭泣伤害了眼睛,上表请求担任西京留司御史台。景德三年(1006)去世,终年五十二岁,赐予他的二个儿子出身。

渭妻莫荃,贤妇人也。渭北走时,不暇与荃诀,二子孩幼,荃尚少,父母欲嫁之。荃泣誓曰:"渭非久困者,今违难远适,必能自奋。"于是亲蚕绩碓舂,以给朝夕,二子皆毕婚娶。凡二十六年,复见渭,时人异之。朱昂著《莫节妇传》纪其事。
梁鼎身材高大魁伟,胸怀坦荡崇尚气节,有独特的节操,任官严厉威肃,声名十分美好。梁鼎好学,擅长篆、籀、八分。曾写有《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梁鼎的儿子叫梁申甫、梁吉甫。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祖钺,仕蜀为剑门关使。父文献,乘氏令。鼎,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端拱初,献《圣德徽号颂》万余言,试文,迁殿中丞、通判歙州,以能声闻,有诏嘉奖。徙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
王济字巨川。其先世为真定人,祖父王卿,擅长辩论,被赵王..召见作为幕僚。赵王..政治衰败,王卿害怕遭祸,逃避到深州饶阳,于是成为饶阳人。父亲王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968~976)年中,任秀州知州。恰逢盗贼兴起,秀州城被盗贼攻陷,王恕被盗贼所杀,而且准备把王济也一并杀害。王济趴在父亲的棺材上大声哭泣,极度悲哀,对盗贼说:“我的父亲已经死了,我还要活着干什么,只是遗憾我的力量不能杀了你们,来报父亲的仇恨罢了!”盗贼认为王济很有道义,就放弃王济而离去。王济携带着父亲的骨灰藏匿在山谷中间。不久官军大规模聚集,王济脱身拜见官军的统帅朱乙,陈述讨伐盗贼的办法。朱乙对王济的办法大加赞赏,送给王济一束线织品,并奏告借用运送政府公文的驿马送王济回家。

淳化中,上言曰:"《书》云:'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此乃尧、舜氏所以得贤人治天下也。三代而下,典章尚存,两汉以还,沿革可见。至于唐室,此道尤精,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厉,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文,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且夫今之知州,即古之刺史,治状显著者,朝廷不知;方略蔑闻者,任用如故。大失劝惩之理,浸成苟且之风。是致水旱荐臻,狱讼填溢,欲望天下承平,岂可得也。伏惟陛下继二圣之丕图,为亿兆之司牧,念百官之未乂,思四海之未康,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矣。"
在这之前,王济的母亲在岳阳过世,王济将母亲的尸首放在一座佛庙里,到这时候,王济就一并将父亲的骨灰护送回饶阳。州将听说王济回来,就上奏朝廷,太祖召见王济,认为王济还年轻,暂时让他学习。雍熙(984~987)年间,王济上书朝廷说明自己是一个孤儿,父亲是被盗贼所杀,得以考试学士院,补为龙溪主簿。这时调往福建运鹤毛作为箭上的羽毛。鹤不是一般的动物,有司督促责罚紧迫,一根鹤的羽毛价值数百钱,老百姓感到很痛苦。王济告诉民众用鹅的羽毛代替鹤的羽毛,并派人骑马向朝廷上奏此事,朝廷因而下诏其他州郡全部像王济所陈述的办理。龙溪县有池塘数百顷,池塘所得之利全被乡中豪强掌管,恰遇这年发生旱灾,王济全部疏导池塘,来灌溉老百姓的田地。汀州由于冶炼银子而互相打官司,十年来没有决断,逮捕捆绑之人达数百,转运使派遣王济审讯此案,只用了七天就将案情弄清楚了,仅惩办了数人。

俄为开封府判官,迁太常博士、三司右计判官,又为总计判官,会复三部,换度支判官。至道初,鼎洎陈尧叟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颖、蔡、宿、亳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迁都官员外郎、江南转运副使,就改起居舍人,徙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咸平四年,迁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赐金紫。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与薛映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度支使。
又调任胙城县尉,改任临河主簿。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令推举法官,王济得以被推举。升任光禄寺丞、代理大理丞,改任刑部详覆官、镇州通判。当时基层官员大多是功勋武臣,傲慢无礼欺压百姓,王济从来不为之屈服。驻守的士兵十分横暴不守法度,夜晚有的焚烧老百姓的房屋抢劫东西。一天晚上,通报发生大火,王济率领数十名壮士暗中前往侦察,果然抓获数人及其所盗窃的财物,马上将这些人斩首。王济派人骑马奏告此事,太宗十分不高兴。都校孙进指使喝了酒的流氓,将人的牙齿打落,王济不等上奏,就用棘杖抽打孙进并将他送到朝廷,于是城中守军害怕,军纪严肃。接着升为太子中舍,诏书奖励王济。召任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王济上疏陈述统一天下,节省老百姓财力的决策,大致有这样十点:选择左右官员,区别贤才与愚才,端正纲纪,裁减多余的官员,增加现任官员的俸禄,严谨政治教令,选拔优秀的将领,分兵戍守,治理民事,广开仕路。王济的上奏切合时政,因文字太长不予载录。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以鼎为制置使,杨覃为转运使,张贺副之,又以内殿崇班杜承睿同制置盐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咸平(998~1003)初年,王济认为朝廷刑法繁多,建议请求朝廷消减制定法律,朝廷于是命令张齐贤主管此事,王济参予此事。《刑统》旧的条令是:拿着武器行劫,不论有没有赃品,全部判处死罪。张齐贤议论宽赦那些没劫到财物之人的死罪,王济说:“被判刑的,希望不被判刑。用死来恐吓他们,还不值得害怕,何况缓解他们的死刑呢?”因此与张齐贤四次在上廷时面争。王济语词口气十分严厉,把张齐贤当作迂腐儒生。但最后还是遵从了张齐贤的建议,人们大多认为王济刻薄。王济被改任盐铁判官。

又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永兴张咏会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景德初,知三班院、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出知凤翔府。以居忧哭泣伤目,表求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三年,卒,年五十二,赐二子出身。
太宗巡视大名,征调民丁十五万修理黄河、汴河,王济认为这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朝廷于是诏令王济前去经办此事,回来上奏说省去费用十之六七。张齐贤当时担任宰相,由于黄河决口而感到担忧。因为奏对,同时召见王济,张齐贤请朝廷让王济起草保护黄河的条文,朝廷没有决定,王济说:“黄河决口也是一种阴阳灾变的恶气,宰相如果能够调和阴阳,消除灾变恶气,黄河不决口的事,我也就可以保证了。”张齐贤说:“如果是这样,那今天就不太平吗?”王济说:“北有契丹,西有继迁,两河、关右每年都被侵略骚扰。凭陛下的雄才大略,如果人才使用得当,可以使天下太平,而现在却没有出现这种局面。”真宗对此感到震惊,单独留下王济询问边防之事。王济说“:陛下继承二位先帝的基业,拥有百万臣民,那些愚昧无知丑陋的边境民族,胆敢随意侵犯我们,这大概是当今治理国家的人不能和以前相比。我觉得现在国家所依靠,只有唯一洪大的黄河!现在是急需选拔贤才的时候;否则的话,我担心敌人会饮马黄河岸边。”王济又写了《备边策》十五条献给真宗。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八分。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子申甫、吉甫。
咸平三年(1000),选举大理寺判官,真宗说“:大理寺判官应当选择当官不回来的,如果不是这样的人,一旦出现冤案,就会感伤和气,王济近来多次上书言事,好像具有节操和持守,可以让王济试试。”于是命令王济代理大理寺判官之事。福津尉官刘莹将僧人会聚房中,杀狗群饮,将一伶官杖打致死,王济将刘莹以大辟罪论处,后来遭到赦免被流放。这时王钦若掌管刑事审讯,和王济一直不协调,又借口王济曾经冒犯张齐贤,于是王钦若就上奏朝廷刘莹应当释放,以显示皇帝的恩泽。张齐贤、王钦若议论王济以外派官员在本地犯有过错,让王济停职。过了一年,又成为监察御史、河南府通判。

范正辞,字直道,齐州人。父劳谦,获嘉令。正辞治《春秋公羊》、《穀梁》,登第,调补安阳主簿。开宝中,判入等,迁国子监丞、知戎州,改著作佐郎。代还,治逋欠于淄州,转运使称其能,转左赞善大夫,就知淄州。太宗征河东,诸州部粮多不及期,正辞所部长山县吏张秀督民输,受钱二千,即杖杀之,郡中畏服。
景德(1004~1007)初年,调任河中府知府。契丹南下侵略,真宗亲临澶渊,下诏命令沿黄河摧毁所有的桥梁和船只,凡查实缓办者以军法论处。王济说:“陕西有关隘阻隔,大船相连,军粮储备数万,一旦沉没它们,很可惜;而且还会使民心动摇。”于是暗地里上奏建议停止此事,真宗很赞赏,派遣使者进行奖励。

太平兴国中,改殿中丞,通判棣、深二州,迁国子博士。御史中丞刘保勋奏充台直,会有言饶州多滞讼,选正辞知州事,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会诏令料州兵送京师,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兴妻诣登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廷辨其事。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上壮其敢断,特迁膳部员外郎,充江南转运副使,赐钱五十万。
不久,被召见授予工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杂事,景德三年(1006),判司农寺。这时周伯星出现,王济乘此机会上奏说:“从前唐太宗把丰年作为最好的征兆。我愿陛下一天比一天谨慎,居安思危,那么天下就大幸了。”接受诏令与刘综更改制定茶法,对旧的茶法改动很多,这样冒犯了丁谓、林特、刘承规等人,他们就与王钦若不断地诋毁非议王济。

饶州民甘绍者,积财钜万,为群盗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狱具,当死。正辞按部至,引问之,囚皆泣下,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既而民有告群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王愿掩捕之。愿未至,盗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贼控弦持弰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执之。贼自刃不殊,余贼渡江散走,追之不获,旁得所弃赃。贼尚有余息,正辞即载归,令医傅药,创既愈,按其奸状,伏法,而前十四人皆得释。
景德四年(1007),授予工部郎中,离京任杭州知州。真宗亲自对王济加以劝慰和告谕,仍旧告诫朝廷的过失允许暗中上奏。升任刑部郎中。郡城西边有钱塘湖,灌溉田地千余顷,年代久远被埋没填塞。王济于是派民工疏通治理,增设了斗门,来防备湖水泛滥,仍旧将白居易旧记刻在石湖侧,老百姓获得很多好处。睦州有一位狂僧突然闯入州府,口出妖言,王济和转运使陈尧佐依照实际情况,将狂僧斩首,真宗赞赏王济能够果敢决断。大中祥符三年(1010),调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接着这年发生旱灾,老百姓饥饿无食,王济亲自督促官吏煮弼,每天亲自品尝来救济饥民,录用饥民当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这年王济死,终年五十九岁,遗言上奏真宗招纳贤才,疏远阿谀奸佞之徒,免除各种不急需的土木建筑劳役。

端拱二年,代归,与洛苑副使綦仁泽、西京作坊副使尹宗谔同监折中仓。先是,令商人输米豆而以茶盐酬其直,谓之"折中",复有言其弊,罢之,至是复置焉。迁仓部员外郎,同知幕府州县官考课,改判刑部,历户部、盐铁二判官,迁考功员外郎,通判定、扬、杭三州。真宗即位,迁膳部郎中,召判三司勾院,俄复为盐铁判官。咸平二年,出为河东转运使。三年,以本官兼侍御史知杂事。
王济涉猎了很多经史之书,喜欢读《左氏春秋》,性格刚强正直,不害怕和躲避什么。年轻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到王济就很器重他,并将自己的后代也托付给王济。念金锁死后,王济抚养他的后代,帮助他们走上仕途。王济一直与内臣裴愈不和,裴愈因事犯罪,真宗十分恼怒,命令宪府进行审问,王济恰好知道其他一些事情,极力为裴愈辩白开脱,终于使裴愈只获较轻的惩罚。王济的儿子王孝杰,国子监博士。

时李昌龄自忠武行军起知梓州,董俨知寿州,王德裔、杨缄皆任转运使,后失官宰畿邑。正辞上言:"昌龄辈贪墨著闻,愿陛下罢其民政。"诏追还俨敕,余悉代之。又言:"治民之官,牧宰为急。"举吴奋等五人堪任大郡,复请令奋等各举知县、县令,从之。坐鞫任懿狱,贬滁州团练副使。会赦,复为仓部考功员外郎、通判郓州,知淮阳军,复膳部郎中,以年老,求监兖州商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卒,年七十五。子识、讽,并进士及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