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之战中,关羽为何会败给徐晃呢?

樊城之战,关羽何以打不过徐晃,最终败走麦城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关羽北征,计取襄阳,兵围樊城。曹魏兴兵来救,又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英名震于华夏”,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其锋芒”。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关羽可谓是所向披靡,威震四方。正是这种情况下,徐晃受命率部增援苦守樊城的曹仁。

爱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其实都能发现,在这部著作中,人物的性格不仅能够通过他们的厮杀风格体现出来,而且和各自领兵作战的风格特别呼应。

比如说张飞,他属于悍勇型的猛将。他擅长对付强敌,在阵前厮杀的时候,敢于行险玩命,往往在战斗过程中“大喝一声”,突然释放大招,把敌将一矛挑翻。他领兵打仗也是这样,擅长啃硬骨头,经常在僵持中突然发力,直取敌军指挥部,将敌人打得猝不及防,全军溃退。

再比如说赵云,他属于全能型的猛将。“就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经常出现在最危急的关键地方,当主公遇险,全军溃散,形势大恶之时,赵云就出现了,“斩将破围”,救人于危难,挽既倒于狂澜。赵云打仗也是这样,像个救火队员,擅长打突围战。有了赵云在,你就永远不必担心自己会败得有多惨,他总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关羽是个力量型的猛将。在阵前的厮杀的时候,依仗自己超群的膂力,力大刀沉,在打斗的前三回合就全力压制住对手,然后迅速解决战斗。有了赤兔马之助后,关羽还拥有了速度优势,正面硬冲,往往三个回合之内就把敌人打趴下了。但他有个巨大的缺陷――防御力比较差,属于标准的攻强守弱。要么迅速打垮敌人,一旦被敌人抓住了漏洞,关羽的威力就大减。

关羽领兵也是这种风格,优点和缺点都特别明显。他攻强守弱,善于打顺风仗,占据了上风的时候如摧枯拉朽,风扫落叶,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但他不善于逆风飞扬,当被敌人抓住防御漏洞的时候,也是败得山穷水尽,惨不忍睹,一发不可收拾。

这与关羽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关羽这人非常骄矜,狂妄自大,目高于顶,眼里就放不下几个人,他又特别爱面子,比较务虚好名。但不能不承认,他确实有这个资本,无论资历、能力、功绩样样拿得出手,这也助长了他的骄狂气焰。

关羽膂力惊人,又有天下第一良驹赤兔马之助,如虎添翼,所以他创造了三国时代斩杀名将最多的记录,如汜水关温酒斩华雄,北海城刀劈管亥,徐州城追袭斩杀车胄,白马坡万军中取颜良首级,延津渡“战不三合”追杀文丑,古城会三通鼓剁掉蔡阳,过五关斩六将,青龙偃月刀下从无三合之将。

但自矜之人必定自惜,关羽也是这样。他在阵前厮杀,也从来不弄险玩命。他过五关斩六将,以绝对优势碾压众敌,但在黄河渡口遇到夏侯惇这种悍勇型的猛将,关羽的威力就不明显了,“战十数合”拿不下夏侯惇。

到了长沙城之战时,遇到“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开二石力之弓”,力量上不落下风的黄忠,关羽的优势就更体现不出来了,“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到了关羽北征襄樊的时候,曹操命于禁率七军来援樊城,先锋大将是以悍勇著称的猛将庞德,关羽出马与庞德厮杀,“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打了个旗鼓相当,对付庞德这种低一个层次的武将,关羽都没有占据丝毫的上风。次日再斗,还被庞德阴了一把,几乎折去一世威名。

当力量和速度都失去的时候,关羽的真实技术就暴露出来了。徐晃率兵来战,关羽当时刚刚经过“刮骨疗毒”,箭伤尚未痊愈,“右臂少力”,赤兔马也已经三十多岁了,进入垂老暮年,速度不行了。徐晃则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先夸赞关羽“英风震于华夏”,后又下令斩关羽者奖千金,说“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讥讽关羽(华容道捉放曹,关羽曾说:“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这就激怒了关羽,双方大战,“战八十余合”,关羽落在了下风。

这是关羽在阵前厮杀全面落败。而在战场形势上,更是恶劣。樊城坚城不下,敌方援军已至,樊城再难攻取,后方又被偷袭,后路断绝,关羽面临的敌人是曹魏和东吴两个方面的前后夹击。曹魏方面,刚打完了于禁、庞德,还有曹仁、满宠,徐晃又率兵来到。东吴方面精锐尽出,吕蒙“次调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关羽麾下的傅士仁、糜芳又开城叛降。关羽可谓是四面受敌。

如果是其他人为将,最明智的选择是迅速率领部队西撤,向上庸方向的刘封、孟达靠拢,这样就能最大可能地保存住有生力量,主力部队不会溃散,关羽、关平、周仓、王甫、赵累这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也都能保住。

但关羽一向顾惜声名,爱惜颜面的性格使他无法给大哥刘备一个交代,也不能面对取西川、夺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同袍们的眼光,于是关羽选择了率部南下,导致陷入重围,全军覆灭,只有一个廖化逃出了生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