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怎样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

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愿望都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相同。

有的调控措施推出恰逢其时,措施也很贴近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改革意志也很坚决,所以取得了成功。有的调控措施力度虽然也不小,措施也很有力,但效果却不理想,改到一半就遇到很大阻力,被迫草草收场,有的调控措施甚至被彻底推翻。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一开始声势十分浩大,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接连推出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调控措施,改革的“顶层设计”不仅完备而且充满了超前意识,但这些政策措施推出后立即引来了激烈争论和反对,改革一直在争议中进行,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

反思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最高决策者宋神宗意志不坚决,有人认为是既得利益者势力太强大,有人认为是改革者没有做好宣传发动,没有争取到百姓的广泛支持。其实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恐怕更出在改革措施本身上,这场为改变积贫积弱面貌而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一开始似乎就真的只定位在“富国”、“强兵”这两点上,调控措施很多,但真正有力度的只是财政、税收这些领域,无论是青苗法还是方田均税法、募役法,要点都是如何改变收税方式,而不是在生产、流通环节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生产力得到释放。

中国古代大部分失败的和虎头蛇尾的改革往往都存在这个问题,问题严重了改一次,改一改情况好点儿,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于是重新去改,由此陷入改革和调控的循环与怪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往往一开始就只着眼于国家的财政和税收,只想“富国”,而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智慧和勇气,结果只是换了一种方法向百姓收税而已,没有起到调控经济的目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宏观经济调控变成了一次简单的“理财”活动,又从“理财”变成了“敛财”,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