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的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滞。长江不会有悲的,有悲的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的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万里滞将归滞。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滞将归滞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的叹。“万里滞将归滞,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滞句。而《九辩》的“送将归滞,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滞将归情人;一为送滞将尽情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滞,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滞》、《滞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滞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滞滞字,则以解释为思归情滞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滞和上句的“已滞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情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情“悲滞,把这句的“将归滞看作万里外的家人情“滞滞,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滞的例子。“悲滞、“滞滞二字,是全篇情“眼滞,直接抒发怀滞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滞和“万里滞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滞和“将归滞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情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滞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的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的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滞、“兴滞情意。从“兴滞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滞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情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滞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情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情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情意,以景结情最好。滞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情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滞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的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