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官得宴闲,理固居处静。
中或不自达,触物挠天性。
遂令优游心,反致寂寞病。
二川有耆英,识岂斯人并。
周才当要职,美誉著群听。
气体殊未衰,援礼请还政。
安车得西归,芜没治三径。
萧然绝世纷,日以道自胜。
以静名厥居,内外了相称。
君怀本清虚,复此林泉莹。
君道本和乐,况有琴樽命。
新堂辟四隅,立意尤高迥。
夷襟造真境,友益具子令。
药品稽神仙,门法尚忠正。
肌肤松菊香,庭砌芝兰盛。
天宜锡难老,以示君子庆。
予亦希君者,误宠窃机柄。
无裨紫极尊,动有赤松兴。
报国苟锱铢,窜身违陷穽。
雅志呈未谐,高山徒景行。
(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
宝元初西夏事起,为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著,与范仲淹并称“韩范”。
庆历三年(一○四三)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
嘉祐元年(一○五六)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英宗即位,仍为相,封魏国公。
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
不久再次经略陜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
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
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
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
有《安阳集》五十卷。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集》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