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居胡葺为,非事土木盛。
湫陋必气鬰,爽垲则神莹。
全魏今别都,地总北道胜。
轺传既旁午,牒诉亦纷竞。
惟日过目前,岂暇图休静。
因仍府舍间,敝坏殊不称。
兹余忝帅守,上责赋荒政。
无术济饥流,感速赖仁圣。
连书大有年,愁戚变讴咏。
渐舒绥集劳,犹治淹痼病。
颐生择所宜,宴息务清迥。
乘闲新此堂,庶用安吾正。
汝正果何如,自得本天性。
进特仗孤忠,退免全刚劲。
内确信吾守,外一归诸命。
安然而处思,吾宇甚泰定。
诗酒延嘉宾,二战或酣蒏。
笙歌乐良辰,高郢下淫郑。
射圃夹群芳,角妙资豪兴。
所适敢专享,意实在遐夐。
继来皆巨公,同调决相应。
从容坐镇余,浩气端而挺。
将宁道德渊,谅悉欣流泳。
知不废吾堂,是可以前庆。
(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
宝元初西夏事起,为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著,与范仲淹并称“韩范”。
庆历三年(一○四三)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
嘉祐元年(一○五六)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英宗即位,仍为相,封魏国公。
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
不久再次经略陜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
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
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
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
有《安阳集》五十卷。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集》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