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大雪酒价高,我送故人倾浊醪。
酒阑置杯欲话别,不觉中心生鬰陶。
丈夫聚散岂为念,所叹人事多徒劳。
忆昔我年未弱冠,西来观艺游神皋。
金门献赋嗟失路,因循四载何所遭。
京华碌碌少知己,但闻嘲弄声嗷嗷。
今年诏书恤西事,大开言路烝群髦。
因思平生负气概,临事始可观持操。
长缨羁虏岂无计,策虑未献心徒忉。
感君壮志正凌厉,术业沈究钤与韬。
上书论画兵家事,直请西去亲鞬櫜。
又言若将众十旅,可为手足除纷搔。
逾时待报不闻命,西秦便欲从游遨。
束书携剑瞥然去,却顾名利轻如毛。
我谓方今正急士,帝言屡下搜英豪。
公卿悉意奉诏旨,推贤好善如干旄。
劝君失意且韬养,有能必见时称褒。
中朝列爵本驭众,进任将相皆儒曹。
一时未遇何须叹,吾辈岂久居蓬蒿。
(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
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
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
六年,出知颍州。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三司度支判官。
四年,出为淮南转运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
二年,因奏事不当免。
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
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
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
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
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八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
复知扬州。
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
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
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
《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为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
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
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为第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