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久不晴,领略三伏暑。
夜凉闻风泉,疑作空阶雨。
但觉纸窗明,不知山月吐。
阶除偶独立,满庭浩风露。
室闲门未掩,时有飞萤度。
余生愿俱子,万壑千岩处。
艰难百忧中,长恐此心负。
今宵复对榻,乐事遽如许。
地偏心亦远,喜俗忧自去。
风光如辋川,窈窕辛夷坞。
以短暴弟长,正坐功名悮。
何如庐山阴,一水断世路。
持远两镜临,于中可无覩。
此诗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便觉陶渊明,仿佛见眉宇。
庐山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