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毗尼藏,称性之印。
印一切法,无有少賸。
而此尊者,跏趺不瞬。
外寂中空,幻灭都尽。
诸佛子等,勿故起妄。
于是像中,作去来想。
昔本不来,今亦焉往。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如一月真,无二无别。
于众水中,同时见月。
像非异同,月岂生灭。
以应缘故,光影清绝。
钟山众泉,石井异味。
灵隐众山,小岭异翠。
此岭此泉,皆飞而至。
示根境法,其实同体。
如此大士,诸法成就。
南岳庐山,宴坐驰走。
而事藏界,随处而有。
虽证无生,亦不灭受。
庐山 衡山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