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官博士,所得英俊多。
斥去典蜀学,蜀士烦搜罗。
二井转辘轳,犹能挹余波。
袍子白纷纷,有如镜重磨。
爱汝似二父,此地曾经过。
分职有十师,圣门严四科。
傥非一万卷,难取三百禾。
我有十咏诗,考古烦吟哦。
鼓钟乐高文,羽翼崇雄轲。
似闻礼殿栢,久矣寻斧柯。
古物天为惜,蒸薪鬼所呵。
堂堂公议地,岁月穷羲娥。
忍此恣横说,后来敢谁何。
我集四库书,琬琰藏洛河。
此外有石经,参酌正舛讹。
熟读懋汝学,师友相切磋。
汝有屋三间,竹墅连松坡。
日夜望汝成,门户高嵯峩。
我贫自有道,一竿钓渔蓑。
后生问老子,守死山之阿。
(?~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
调成都户曹参军。
召为太学录,迁太学博士。
二十九年,出为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
历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
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
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