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闽山多如蜀川,千崖万岭疑登天。
六华峰高雪作顶,五月夜半闻寒蝉。
芙蓉石室人稀过,莲宇香台尚经火。
无字碑横任鹿眠,摩香石冷从猿卧。
忆作法园初布金,三千缁锡绕丛林。
径行龙象诸天影,禅寂鲸鼍万籁音。
杉枝青青低拂地,木人也悟西来意。
五百年光转眼休,重见真僧出凡世。
镡津法侣解楞伽,却下九峰登六华。
枯木庵前挂如意,留香堂上搭袈裟。
朅来下界相逢处,幸接微言沐甘露。
凿齿由来识道安,远公自是奇玄度。
法舟今去几时逢,尘世空瞻象骨峰。
归见住山烦问讯,西江一派是禅宗。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