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遍看祠堂,历历曾彭左李。
南麓独寻苍水墓,大抵无人来此。
古木含愁,残山不语,俎豆全荒矣。
两回凭吊,痛哭斜阳堆里。
谁信一掬椒浆,阊阖城外,庙奉东阳祀。
一样堤兵期灭虏,未许腥膻忘荐。
故国魂香,孤臣血碧,种性终难死。
缘悭展拜,令我凄然无已。
高燮,1878-1958.7.23,江苏省金山县张堰乡(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名燮,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南社耆宿,主持商兑学会,任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著有《吹万楼诗集》、《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读诗札记》、《感旧漫录》、《望江南词》等20余种。他于1958年7月23日在上海逝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挽曰:“南社早蜚声,金山一代英,笔摇清帝鼎,梦绕岳王坟;革命心肠热,攘夷思想新,遗诗千百首,一读一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