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荆。
纸帐疏棂。
轧轧鸣机隔院听。
当时裙屐风流歇,几许飘零。
回首前尘,拄颊钟山两鬓星。
天涯岁晚催归急,豚砦鸡栖。
尽室同携。
烟水家风老布衣。
寒宵拥絮愁无那,灯影迷离。
梦影依稀。
迢递霜钲月向低。
雪晴门巷妨车毂,澹日空墙。
缺月幽坊。
人海孤踪祗自伤。
卅年竹马嬉游地,屈指韶光。
几阅兴亡。
燕子归来话短长。
冲寒八口携家去,矮屋青毡。
铛捲同椽。
朝日房栊晒水仙。
天教还我长干住,江令祠前。
朱雀桥边。
清恨南朝有替传。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