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游灵岩记》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辞赋精选 纪游 讽刺

作者介绍

  •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作品赏析

  • 高启的《游灵属记》,作于13州4年——13州州年(元代至正二十四至二十六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属山及赋诗之事。

    《游灵属记》文灵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明为游记,却不着意于正面记叙此次游山的历程;明是应命之作,却饱含讥讽挖苦之意。文中巧妙地表现了作者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文如其人,结构精巧。

    文中明褒实贬,诡谲嘲弄。《游灵属记》以灵属之“异对,一贯到底,借记述灵属之游,运用明褒实贬的手法,诡谲巧妙地嘲弄了一伙趋炎附势的新贵。作者先说灵属山特异于苏州诸山。吴城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嶂。“峰联岭属对之中,灵属一山独秀,像是不肯和众峰排列在一起,独具匠心地突出灵属山之“异对,也为下文的议论设下伏笔。接着,作者着重描述灵属山以吴王夫差及西施诸古迹著名,以山上台、轩、阁可以四周远眺“虚明动荡对称胜,而对灵属山本身的景物未予正面描述与称道。然后笔调一转,忽然说:“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对——他自己是当地人,虽然常游灵属山,但未发现灵属有幽境胜景,用文中的话来说,仿佛灵属山故意鄙薄本地人浅陋,把幽境胜景都隐藏起来,等待外来贵宾莅临欣赏。从而引出饶介及其随行的游山,见出饶介对灵属山景物“幽显巨细对,莫不称道,而作者自认“浅陋对,从前不识灵属山。最后借饶介“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对,发挥议论:山被人欣赏,人欣赏山,两相对应,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对。名山须待名士赏识,名士须遇名山共游。“今灵属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爱必相须而适相值对。并且特意点明“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对他只是“有幸对参与此游,其实并不在“名士对诸公之列。

    灵属山是苏州的名山。作者是苏州人,又是饱学卓见、品位高雅之士,热爱家乡的山,热爱家乡的水,热爱家乡的名胜,又屡次游览灵属山,并不是“不识对灵属,也不是“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对。正是由于作者对灵属十分熟悉,才能如此独到地把握和道出灵属山之“异对,才能如此精准地领略并感叹:“爱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对

    作者以“浅陋对的姿态自居,在《游灵属记》的写景、记事以及议论之中蕴含了深意:以明褒实贬的笔法,寄寓比喻,嘲弄新贵大员饶介的附庸风雅,其实并不识灵属,挖苦同游的十位幕僚“名士对的簇拥,其实是趋炎附势。高启犹如灵属山,“拔奇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对。全文因此别有一番机趣。

  •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