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足常乐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知足常乐朗读

    解译

    知道满足就经常快乐。常用以劝人不要苦心追求富贵、享乐。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处世态度

    【英文】:Contentment brings happiness.

    【德文】:Wer genügsam ist,ist stets frohgestimmt.

    结构:偏正式 感情:褒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示例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 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造句

    • 1、这位老先生的人生态度是八个字“与世无争,知足常乐”,很有些老庄思想的味道。
    • 2、工作上争先创优,永无止境;享受上不贪不占,知足常乐
    • 3、王伯伯是个知足常乐的人。
    • 4、在工作上做一个始终有追求的人,在生活上知足常乐
    • 5、幸福就是知足常乐,有你,有我,有最爱的人在一起,就算再简单也是快乐。
    • 6、知足常乐,人一直活在抱怨之中,大家都不开心。珍惜现在所有的。别计较自己没有的。放平了心态就可以了。
    • 7、穷人富人都需要健康和快乐,穷人富人需求各不同,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也有富人的悲哀,知足常乐
    • 8、郁闷了,出去走走,伤心了,找人理理,知足常乐好生活,开开心心好工作。
    • 9、我见到陋巷里有比我住房困难的大众,于是乎知足常乐,居然也心安理得了。
    • 10、平日里,闲来没事,冯秀菊就会弹起电子琴,唱起那动人的老歌,“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是她为人最好的写照。

    成语接龙

    以"乐"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不思蜀: 蜀:三国时的蜀国。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此不疲: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在其中: 快乐就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间。形容自得其乐。

    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以"知"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冷暖自: 水的冷暖,只有饮水的人才知道。原为佛家用语,指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只有自己清楚。后指个人有切身的体会。

    鲜为人: 鲜:少。为:被。知:知道。很少有人知道。

    不得而: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他乡遇故: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妇孺皆: 孺:小孩。皆:都。妇女和小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