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宾语、分句;指思考后才行动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5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他非常细心,办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仁政,在鲁国碰壁后,他在离开卫国的途中总结在鲁国的经验时,对他的女婿公冶长及子贡等人说:“鲁国执政的人中只有季文子处事不冲动,三思而后行。”弟子们赶紧把他的言语进行记录。
以"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行尸走肉: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一百里的路程,尽管已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就越感到困难。常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行云流水: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行行重行行: 行行:走啊,走啊;重:又。指道路遥远,走了一程又一程。
行将就木: 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以"三"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举一反三: 反:类推。举一例便能够推知其他的。比喻善于类推,触类旁通。
接二连三: 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鼎足而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事不过三: 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
不壹而三: 指再三;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