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咏三叹

    拼音:yī yǒng sān tàn 一咏三叹朗读

    解译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用法

    字数:4字

    出处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成语接龙

    以"叹"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为观止: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老嗟卑: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爲观止: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 札 来聘……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因以“嘆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清 王

    以"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天下第: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知行合: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百里挑: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九九归: 归:珠算的一种除法。比喻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

    表里如: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