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所恃而不恐

    拼音: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有所恃而不恐朗读
    近义词: 有恃无恐 有恃毋恐

    解译

    恃:倚仗;恐:害怕。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仗势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6字 年代:当代

    出处

    宋·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示例

    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

    成语接龙

    以"恐"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伤雅道: 正道﹔忠厚之道。 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高雅不俗。

    后争先: 唯恐落后而竞相抢先往前。

    后无凭: 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慌万状: 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遭物议: 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以"有"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莫须: 宋朝奸臣秦桧诬陷岳飞谋反,韩世忠不平,去质问他有没有证据,秦桧回答说“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吧”。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的罪名。

    无中生: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子虚乌: 〈书〉汉朝司马相如有《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用“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真实的或不存在的事情。

    绝无仅: 只有这样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极其稀少。

    无奇不: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