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宾语、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的比较
结构:复句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6字 年代:古代
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刻一册稿,娶一个小,则甬东风气,较明末有过之无不及。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格言·刻稿娶小》
以"及"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及时行乐: 指不失时机,尽情地寻欢作乐。
及时雨: (名)①农作物急需水时下的雨;正合时节的雨。②比喻紧急时刻能给予救助的人或事。
及笄年华: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及锋而试: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及宾有鱼: 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以"有"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莫须有: 宋朝奸臣秦桧诬陷岳飞谋反,韩世忠不平,去质问他有没有证据,秦桧回答说“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吧”。后来用来表示凭空捏造:~的罪名。
无中生有: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子虚乌有: 〈书〉汉朝司马相如有《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用“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真实的或不存在的事情。
绝无仅有: 只有这样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极其稀少。
无奇不有: 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