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参杀人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曾参杀人朗读
    近义词: 三人成虎 众口铄金

    解译

    曾参:即曾子,战国时人,孔子的学生,以贤孝闻名。指谣言反复传播,就会使人相信。比喻流言可畏。

    用法

    作宾语;指流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结构:主谓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示例

    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造句

    • 1、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好龙,似是而非。
    • 2、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
    • 3、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
    • 4、他们这伙人,这次又演出曾参杀人的故伎,企图把水搅浑。
    • 5、谎言与流言的可怕,犹如曾参杀人
    • 6、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成语接龙

    以"人"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生何处不相逢: 人虽离别,但终有会面之日。比喻世间事巧合极多,或指行事须留退路,切莫待人狠绝。

    心不古: 古:指古代的社会风气。指人的心地没有古人那样淳朴厚道。多用于感叹世风不正。

    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言可畏: 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以"曾"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