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译
樗、栎:两种不能成材的树木。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也用作自谦之辞。
用法
作宾语;比喻无用之材,常用作谦词
结构:联合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出处
唐·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示例
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造句
- 1、我是樗栎庸材,不敢担此重任。
- 2、不愿被视为樗栎庸材,就必须不断学习。
- 3、我害怕碌碌无为,害怕被人视为樗栎庸材。
成语接龙
以"材"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材剧志大: 指才智多,志向大。
材士练兵: 犹言勇士精兵。
材大难用: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材德兼备: 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以"樗"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木木樗樗: 形容呆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