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叱石成羊

    拼音:chì shí chéng yáng 叱石成羊朗读

    解译

    古代传说故事。《艺文类聚》卷九四引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牧羊,为一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未归。其兄初起寻访至山,问羊何在,答云,'在山东'。'兄往视,但见白石,不见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平乃往,言:'叱!叱!羊起!'于是白石皆起成羊数万头。'亦省作'叱石'。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神奇的事情

    结构:动宾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兄问:‘羊安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石皆成羊。"

    示例

    神仙叱石成羊只是骗局而已。

    成语故事

    传说黄初平14岁那年去山上放羊,遇到一位道士,道士把他领到金华山的石屋里传授一些神奇的本事,一晃就是40年,他的哥哥黄初起找到他,问他放的羊哪里去了,黄初平说在东山,兄长一看全是石头,黄初平叱石成羊,顿时就有几万只羊。

    成语接龙

    以"羊"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肠小道: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毛出在身上: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入虎口: 羊落在虎口里。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面临被残害的处境。

    车望幸: 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

    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以"叱"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