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宾语、状语;指十分繁忙
结构:紧缩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他经常忙得席不暇暖、墨突不黔。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墨翟反对恃强欺弱的战争,呼吁平等互爱,经常奔走各个诸侯国,到处宣传他的“非战”主张。由于他四处奔走,从来没有一个固定长住的住处。汉朝班固评价他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以"黔"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黔驴技穷: 传说黔(现贵州一带)本来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了一头驴去,放养在山脚下。老虎看它是个庞然大物,叫声很响,起初很害怕,躲得很远。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踢了老虎一脚。老虎高兴地说:本领不过如此罢了!就上去把驴咬死吃了。后用“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伎俩也已经用完了。[反]神通广大。
黔突暖席: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黔驴之技: 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黔驴之计: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黔驴技孤: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同“黔驴之技”。
以"墨"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不通文墨: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寻行数墨: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胸无点墨: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不拘绳墨: 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