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宾语、定语;指事情的真相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近代 热度:常用
清·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我们要揭开他的庐山面目。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目"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目不暇接: 暇:空闲。接:接触。眼睛来不及看。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也作“目不暇给”。
目不窥园: 窥:从小孔里或缝隙里看。园:花园,菜园。形容埋头读书,不问外事。
目空一切: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
目无全牛: 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目不识丁: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以"庐"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三顾茅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初出茅庐: 庐:草屋。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三顾草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