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琅上口

    拼音:láng láng shàng kǒu 琅琅上口朗读
    反义词: 诘屈聱牙 佶屈聱牙

    解译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用法

    作宾语、定语、补语;指读书声

    结构:偏正式 组合:AABC式 感情:褒义词 字数:4字 年代:近代 热度:常用

    出处

    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示例

    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三岁时,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口。 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

    造句

    • 1、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
    • 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 3、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 4、戏剧文学的语言要求明朗动听,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 5、这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读起来琅琅上口
    • 6、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一个人复习起来,其枯燥乏味自然可想而知。很多人可能提出画知识图表的建议。这固然是个好方法,但终究是孤军奋战,归纳的过程本身并不节省时间。不过,若几个同学一起,每人都分配一些任务,然后把各自的成果资源共享一下,结果就相当于用原来几分之一的时间总结了全部的知识,事半功倍。而且,若只是给自己做,很可能不那么认真,但一想到这东西是要给别人看的,自然就认真起来了。做的时候多用一些彩色的图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编一些顺口溜,被起来琅琅上口,加深记忆。

    成语接龙

    以"口"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若悬河: 若:如,好像。悬河:指瀑布。说话滔滔不绝,如瀑布倾泻下来一样。形容能言善辩。也作“口似悬河”、“口如悬河”。

    是心非: 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完全不同。指心与口不相一致。[近]阳奉阴违。[反]表里如一|心口如一。

    蜜腹剑: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干舌燥: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头禅: 原为佛教语。指一些禅宗和尚不明禅理,只是空讲一些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后泛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并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以"琅"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书声: 形容读书声清脆响亮。也作“书声朗朗”。

    乞留玎: 象声词。 元 周文质 《叨叨令·悲秋》曲:“叮叮噹噹,铁马儿乞留玎琅闹。”

    玎玲珰: 象声词。《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山涧﹞里的水花喇花喇价流,带着些乱冰,玎玲璫瑯价响,煞是好听。”

    炳炳: 光明正大貌。 明 刘基 《海宁应氏墓庵记》:“教子弟以书,炳炳琅琅,肃肃蹌蹌。”

    满目琳: 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