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蜜腹剑

    拼音:kǒu mì fù jiàn 口蜜腹剑朗读

    解译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阴险

    结构:联合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示例

    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造句

    • 1、他是一位口蜜腹剑的伪君子。
    • 2、那个口蜜腹剑的阴险小人到老板那里告了我一状。
    • 3、口蜜腹剑的伴侣比不共戴天的敌人还坏。
    • 4、你把这种口蜜腹剑的人当朋友,小心他别有用心。
    • 5、他满嘴甜言蜜语,会不会是口蜜腹剑,别有居心呢?
    • 6、唐朝的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 7、一般是口蜜腹剑的人才劝酒。
    • 8、别看他当面人模人样的,可背后常搞阴谋诡计,是个口蜜腹剑的家伙。
    • 9、如今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是两面派,表面对人温文尔雅,但暗地伤人的人时,我们就用"口蜜腹剑"这个成语。
    • 10、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不少人都上过他的当,受过他的骗,通过大量事实,大家才认清了他的丑恶面目。

    成语故事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成语故事释义: 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故事: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这是宰相的职位。 此人若论才艺倒也不错,能书善画。但若论品德,那是坏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权势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择手段地排斥打击。对唐玄宗,他有一套馅媚奉承的本领。他竭力迁就玄宗,并且采用种种手法,讨好玄宗宠信的嫔妃以及心腹太监,取得他们的欢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触时,外貌上总是露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嘴里尽说些动听的“善意”话,但实际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险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装做诚恳的样子对同僚李适之说:“华山出产大量黄金,如果能够开采出来,就可大大增加国家的财富。可惜皇上还不知道。李适之以为这是真话,连忙跑去建议玄宗快点开采,玄宗一听很高兴,立刻把李林甫找来商议,李林甫却说:“这件事我早知道了,华山是帝王‘风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开采呢?别人劝您开采,恐怕是不怀好意;我几次想把这件事告诉您,只是不敢开口。” 玄宗被他这番话所打动,认为他真是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反而对适之大不满意,逐渐将他疏远了。就这样,李林甫凭借这套特殊“本领”,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后来,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时评价李林甫,指出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人,这是很符合实际的

    成语接龙

    以"剑"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胆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态箫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同“剑气箫心”。

    拔弩张: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已拔出,弓已上弦。形容书法笔力雄健。现多比喻气势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及履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及屦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以"口"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十字路: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

    脍炙人: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三缄其: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朗朗上: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羊入虎: 羊落在虎口里。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面临被残害的处境。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