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谓语、宾语、补语;指斩尽杀绝
【英文】: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spared
【日文】:皆殺(みなころ)しにする
【德文】:selbst Hühner und Hunde bleiben nicht verschont--etwas mit Stumpf und Stiel ausrotte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宋、郑等地碰壁与受到磨难后,弟子劝阻他不要赴晋,他一意孤行,在中牟城见到阳虎屠城,城内鸡犬不留的惨象,终于让孔子放弃去晋国的念头,一心去陈国推销"仁政"
结构:主谓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近代 热度:常用
《三国志·荀彧传》:"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 老舍《吐了一口气》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宋、郑等地碰壁与受到磨难后,弟子劝阻他不要赴晋,他一意孤行,在中牟城见到阳虎屠城,城内鸡犬不留的惨象,终于让孔子放弃去晋国的念头,一心去陈国推销“仁政”。
以"留"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这颗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丹心,赤红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历史书册。古代用竹简著书。制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所以用汗青指代史册。
留一手: 留一手 liú yī shǒu 保留一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
留有余地: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
留余地: 留余地 liú yúdì 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又叫“留有余地”
留恋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以"鸡"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呆若木鸡: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断尾雄鸡: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落汤鸡: (名)像掉在热水里的鸡,形容浑身湿透的样子。
铁公鸡: (名)比喻非常吝啬的人。
蠢若木鸡: 蠢若木鸡 chǔnruòmùjī 形容神貌呆笨,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