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韩信打赵国
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战
【英文】:conduct a desperate fight
【日文】:背水(はいすい)の陣をしいて一戦を艕(まじ)える;最後の決戦をする
【成语故事】: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行;出;背水陈(阵)。……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背水一战了。 理由《高山与平原》
解释: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
以"战"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战无不胜: 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战天斗地: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战火纷飞: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战必胜: 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以"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望其项背: 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大,能够赶得上。也作“望其肩项”。
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人心向背: 人心:民众的愿望。向:归向,拥护。背:背离。指人民群众所拥护或反对的。
芒刺在背: 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蜂腰猿背: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多用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