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xíng 、 wáng wū èr shān , fāng qī bǎi lǐ , gāo wàn rèn 。
小提示:"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太行: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七百: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王屋:王者所居之屋。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垣曲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相传黄帝曾访道于王屋山,故以泛指修道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