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
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
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
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
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
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
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
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
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
我友居淮滨,饮德悉自幼。
岂期羁旅间,乃获闻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彻中乃厚。
埋藏困尘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余亏能几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艰,特以见未久。
但忧奔莫及,敢惮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无所囿。
是以行于世,往往得嘲诟。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丑。
立之明鉴前,乃见其可否。
子于我无嫌,告我当苦口。
惟我于改过,窃不敢自后。
嗟予迫饥寒,子亦仰五斗。
何当两有归,投老作邻叟。
(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
为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
元丰元年(一○七八),为寿安尉。
七年,迁咸平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
元祐末,擢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
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
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
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
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
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
五年,归淮阴。
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为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为底本。
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十二、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