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吾相桓公,岂复偶际会。
观其平生心,身已有所委。
天方困生民,吊伐实在己。
求居寓所欲,纠与白等耳。
堂堂东海邦,内政谨疆理。
南荆北达燕,玉币走千里。
仲尼免左衽,自以身受赐。
孟轲圣之偶,非薄良有谓。
彼狂后世儒,诋毁恣轻议。
嗟哉不量分,讵解圣贤意。
区区彼商鞅,操术良非是。
为法昧所从,以身受其弊。
(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
为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
元丰元年(一○七八),为寿安尉。
七年,迁咸平丞。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历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
元祐末,擢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
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
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
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复州酒税。
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
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复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
五年,归淮阴。
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
《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为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为底本。
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十二、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