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
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浄。
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
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
桂华弄小春,晚香适再盛。
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余庆。
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
五年通判湖州。
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
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有《浮山集》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
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五四《仲并文集序》,《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仲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山集》为底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