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癖耽诗,极力参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仅三四。
此言或是痴,的确有见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楚骚久寂寞,太白重举似。
堂堂豫章伯,与世不妩媚。
峭峭后山老,深古复静丽。
长篇杂短章,末学敢睥睨。
傥非四公者,孰毕此能事。
俞君江南英,懒效决科计。
俗子造其庐,觅句独拥鼻。
雪风灞桥路,想见形梦寐。
贻我青云编,三读增畏愧。
未尝胶山林,亦复到城市。
石顽木钻透,悟处定不二。
清风濯炎暑,使我破芜秽。
情悰猥能同,外此谁臭味。
请加精进心,道远乌足喟。
骎骎不停规,今古本无异。
诗来我知往,因以当交质。
(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
俊曾孙。
以荫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
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为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
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
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
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
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九卷)。
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乾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