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年三五时,双鬟垂两肩。
日在欢左右,不解取欢怜。
秋月照四壁,络纬当窗织。
徒闻机杼声,终夜不成匹。
不能识郎心,何用识郎面。
黄檗在深林,苦心谁得见。
始欲识欢时,愿作同心结。
丝线不相逢,里许暗自别。
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
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
年少不为乐,夷犹欲谁与。
不见东门花,落地如红雨。
明旦沟水头,折柳牵郎衣。
郎心如流水,东去何时归。
谁令冰不寒,谁令火不热。
雨霜涂前除,侬思底得绝。
枕上看月来,梦中与欢诀。
月自不相离,欢心不如月。
相逢不须臾,相看长脉脉。
木末采芙蓉,莲子何由得。
侬如水中石,波至亦累累。
欢如陌上尘,左右从风吹。
玉腕弄柔弦,清商吐未转。
何意凉风吹,使我肝肠断。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