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春云色,相逢上翠微。
枌榆向人发,鸿雁背天飞。
列骑松为盖,群峰雾作衣。
岁华空浩荡,难问故山薇。
吾爱天门近,何妨日驭斜。
愁边归燕子,忧外避龙蛇。
不辨层崖树,难逢三月花。
向来胡骑入,满路散悲笳。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
何处无春色,吾今爱地灵。
马迟榆柳径,人指鹭鹓班。
群帝留弓剑,千官肃佩环。
风云回紫塞,日月满青山。
王气中天在,朝朝护汉关。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