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轩皆古木,绕屋是寒塘。
石笋穿云乱,花须拂水长。
虽然多菡萏,尚未足鸳鸯。
小妓拿舟至,风吹珠翠香。
夜宴多银烛,春眠少象床。
近愁碧玉女,不嫁汝南王。
白马穿花去,黄莺入柳藏。
可能端午日,来唱荔枝香。
花里藏丘壑,幽深人不知。
水光连碧甲,山势接黄旗。
欲雨云生石,方晴月满枝。
小童呼孔雀,双影暮归迟。
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
山色含烟绿,天光入镜青。
黄公采芝咏,范蠡养鱼经。
父子多高逸,朋来亦客星。
杨柳秋含蕊,芙蓉暮敛花。
林声全似雨,海气半成霞。
鸟宿烟村寂,人归石路斜。
月明思一醉,随意向渔家。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