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垒卢龙固,燕城涿鹿雄。
阵云横海黑,猎火照天红。
大将披金甲,妖姬喂铁骢。
控弦诸种落,强半是辽东。
八月渔阳外,凄凄塞草腓。
满城炊白骨,几处捣寒衣。
细雨连狐啸,惊风断雁飞。
长安多戍妇,可复梦金微。
亭障三边接,风沙万古愁。
可怜辽海月,不作汉时秋。
白草连天尽,黄河倒日流。
受降城上望,空忆冠军侯。
滦河诸将士,十月少征袍。
大雪僵花马,阴风折宝刀。
水营朝浴铁,沙市夜巡槽。
十载榆关战,谁知汗血劳。
万古燕云泪,千秋战伐场。
黄河流不尽,白日到无光。
杀气随风转,边声入夜长。
轩辕台已没,何处望渔阳。
太行天下脊,万里翠微寒。
日月相摩荡,龙蛇此郁盘。
云横三晋暗,水落九河乾。
亘古飞狐险,凭谁封一丸。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