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兄尝与汝,弱冠事勤王。
间道从交趾,趋朝到点苍。
一龙哀失所,双雁愧成行。
九死空归去,攀髯竟渺茫。
哲兄先汝逝,墓木已成围。
仅后三年死,虚同万里归。
情深甘饮恨,心在忍忘机。
我亦吞声者,哀歌未觉非。
高堂衰谢甚,哭汝八旬时。
无命长为子,多才早得师。
孤生摧折易,一节始终持。
辛苦同松柏,风霜总不知。
五十早衰年,冰霜受命偏。
一兄先宿草,三弟亦黄泉。
雁落初寒夜,乌惊欲曙天。
无情肠已断,况复冷猿边。
遗臣零落尽,后死复何人。
鹤发悲无日,羊裘望有身。
桐孤元半死,薇在未全贫。
忽去同蝉蜕,无言寄老亲。
儿女皆黄口,妻孥未白头。
欲终乌鸟养,长抱稻粱愁。
客死依知己,魂归得首丘。
老亲匍匐往,险绝一孤舟。
与汝生庚午,依稀近六旬。
文章同食力,出处未违亲。
蒲柳忧先我,参苓耻累人。
吾宗师表者,少尔白华身。
时命哀无及,平生泪在兹。
求仁商士志,争义楚臣辞。
子舍魂长绕,天形化未知。
清宵应入梦,语我夜台悲。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