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莺才出腹,毛湿未曾乾。
耳畔啼方咽,怀中肉忽寒。
初胎怜母小,少泪使亲安。
辛苦蜉蝣似,承来路恐难。
天寒长在腹,手战汝啼时。
少乳愁珠母,无眠累雪儿。
华灯长不息,绣褓亦重施。
四十馀朝夕,匆匆不肯迟。
姜酒香难已,方收满月筵。
家人将锦剪,邻女把珠穿。
囱髻寒难戴,摇篮煖尚悬。
无端来诳我,孩笑在堂前。
诸殇教涕泪,六度复而今。
累以清贫重,情因老大深。
有身才及尺,方鷇未成音。
小小曹金瓠,婴魂何处寻。
葬从兄与姊,三尺及泉黄。
户外烧文葆,坟边奠乳浆。
无知难识路,不哭已沾裳。
物化徒劳尔,休为蝶与庄。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