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又千里,秋更上韶阳。
为有丹霞好,那知白露凉。
使君惟孝友,孺子岂文章。
分得莱芜釜,微尘已绝香。
尚乎游未得,儿女事茫茫。
白首劳婚嫁,丹丘阙稻粱。
殷勤干太守,不敢卧羲皇。
好是言辞拙,相知迹久忘。
一路迎鸿雁,行将及庾关。
那能似潮汐,祗到二禺间。
母待韩康出,儿催孺仲还。
艰难因水菽,未忍老栖閒。
不出非慈孝,晨昏且暂违。
负多千里米,餐少一人薇。
知己惟廉吏,无颜是褐衣。
晏婴鞭可执,忻慕似君稀。
楼中容易捉,不是酒仙人。
迹向台门托,情将露冕亲。
能令高士贱,祗为使君贫。
一勺浈江水,鱼枯未湿鳞。
海内无长句,山东有谪仙。
吾师惟乐府,汝爱似青莲。
狂客四明在,神君一代贤。
金龟重使醉,水底酒星眠。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