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作潇潇雨,先之落叶声。
似闻天上雁,嘹呖满江城。
迟暮人何在,悲凉事不成。
匆匆忧用老,有负是生平。
今年摇落早,风木助予悲。
岁又将寒候,天无复曙时。
病难依墓久,贫易出门迟。
明发何曾寐,幽幽灯火知。
老来难学问,况在极贫时。
往日真堪惜,穷秋未足悲。
白头思殉母,黄口忍捐儿。
已矣王孙裸,重泉速朽期。
霜降从零落,蒿非美菜莪。
所生今已矣,无忝更如何。
丧礼贫难尽,哀吟老易多。
无心还养寿,采药向岩阿。
飓风秋大作,无恙墓堂新。
孝感非孤子,神灵是二人。
竹多留凤尾,松未破龙鳞。
一一栖乌在,飘零祗洽旬。
夜夜精魂接,音容在梦中。
照愁无白日,吹老有悲风。
地下身应佚,人间路已穷。
霜华满青草,肯放白头翁。
惨怛真无告,天民此益穷。
水浆情未尽,霜露怆难终。
涕泪全枯柏,形骸半死桐。
痛深悲创巨,斩剡势相同。
摇落又如此,吾今亦变衰。
萧萧馀两鬓,白白但双垂。
清露惟须濯,凉风不用吹。
羸躯休更病,已有老相随。
白冠依太古,衰绖忍离身。
苦忆惟慈爱,劳心是棘人。
时时闻叹息,点点湿衣巾。
顾望无瞻见,苍茫泣上旻。
血随清泪尽,号泣但馀声。
心弱思难尽,神衰梦易成。
雁边霜乱下,萤外月微明。
不寐时吟叹,栖禽亦未惊。
零落高堂菊,秋霜凛冽中。
花随人事尽,叶共岁华空。
歌断哀谁告,魂招赋未工。
泪沾衰草里,都作雁来红。
叶叶啼痕湿,非关清露滋。
栽培垂老日,黄落未寒时。
虫食何曾苦,蝉嘶不自知。
蟏蛸丝已断,喜母更无期。
幽居已萧瑟,秋气益生悲。
落木一相感,哀猿无尽时。
心随萱草死,泪向竹枝垂。
往日多行役,空伤孝养迟。
老始为人子,身归父母迟。
谁令英霸器,自失乱离时。
日苦挥无力,天憎问有辞。
秋霜肯相念,且莫鬓如丝。
泪多双镜浊,欲待菊花明。
九日无佳色,三冬始落英。
沉冥非此日,哀痛是平生。
衔恤知何向,茫茫永慕情。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