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犹炎汉,三分是武侯。
出师遗表在,涕泪至今流。
漂母元仙者,淮边俎豆长。
英雄犹未报,一饭至今香。
皋氏春边客,曾无赠妇篇。
风流惟举案,留与后人传。
一饭皇天德,王孙未敢求。
英雄沟壑物,自昔少封侯。
一饭人间少,英雄饿未央。
祗应从妇女,日日乞壶浆。
如何带长剑,取笑市中儿。
水际垂竿好,无鱼且莫悲。
焚书嗟未尽,兵法老人留。
一卷传年少,咸阳战血流。
英雄多误中,难息博浪沙。
一奋金椎后,山河属汉家。
六国无人起,诛秦始子房。
功为天下首,不独佐高皇。
纷纷蜀富人,看作圈中鹿。
污我法言书,姓名宁可录。
子胥无饵口,行乞市门时。
怨毒平生事,箫声谁得知。
肉人悲玉斧,冲举尚迟回。
寄语青鸾鸟,功成始下来。
悔与荆卿别,当时不请行。
悲歌空慷慨,易水咽无声。
东西游走倦,家敝苦渊明。
五子何须学,从他自耦耕。
处士一弦琴,清含山水音。
谁从鸾凤啸,识得古人心。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