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恬武嬉

    拼音:wén tián wǔ xī 文恬武嬉朗读
    近义词: 尸位素餐
    反义词: 文治武功 克己奉公

    解译

    文:文官。恬:安闲。武:武将。嬉:游戏,玩乐。形容文臣武将只贪图安逸,完全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文官武将安闲自得

    结构:联合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常用

    出处

    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喜;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示例

    今者文恬武嬉,宜若可为安静之计。 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二

    造句

    • 1、东汉末年,朝野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巾大起义终于暴发了。
    • 2、上行下效之间,自然文恬武嬉,败多胜少。
    • 3、纣王为政时期,文恬武嬉,百姓苦不堪言。
    • 4、东汉末朝,朝政腐败,皇帝耽于淫乐,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成语接龙

    以"嬉"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皮笑脸: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笑怒骂: 嬉:也作“嘻”,游戏,玩耍。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多指嘲笑、斥骂。常用来形容写作不拘守题材形式,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也作“怒骂嬉笑”。

    笑怒骂,皆成文章: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笑怒駡: 1.指喜怒等不同思想感情的表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像声即口技,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駡,以一人而兼之,听之歷歷也。” 2.指嘲笑与责骂。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

    以"文"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骥子龙: 骥子、龙文皆为骏马名。北朝裴延俊从父兄宣明有二子景鸾和景鸿,二人皆有逸才,河东遂称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见《北史.卷三八.裴延俊传》。后以骥子龙文称赞人才华出众,或赞誉别人子弟才能杰出。

    演武修: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不名一: 没有一文钱,极其贫困。他生活困难到了不名一文的地步。

    厚重少: 厚重:敦厚稳重;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

    铺采摛: 指铺陈文采。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