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夫之勇

    拼音:yī fū zhī yǒng 一夫之勇朗读
    近义词: 匹夫之勇

    解译

    犹言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用法

    作宾语;指个人的勇气

    结构:偏正式 感情:贬义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一般

    出处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示例

    郤谷悦礼乐,敦《诗》《书》,为晋元帅;杜预射不穿札,建平吴之勋。是知中权制谋,不取一夫之勇。 《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

    成语接龙

    以"勇"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往直前: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挑重担: 通常指的是一种勇敢的精神状态,表示在面对困难和重要的任务时,能够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责任并努力解决问题。

    冠三军: 冠:超群出众,位居第一。三军:古代有上军、中军、下军,统指整个军队。勇敢在全军里数第一。形容英勇过人。

    于私斗,怯于公愤: 私:私利;怯:畏缩。为了争取个人私利很勇敢,为了大家的利益在行动上则畏缩不前。

    于自责: 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以"一"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天下第: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知行合: 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百里挑: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九九归: 归:珠算的一种除法。比喻绕了不少圈子,归根到底,又回到了本源。

    表里如: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