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年而语

    拼音:tóng nián ér yǔ 同年而语朗读

    解译

    将两种情况或两件事情放在同一时间来比较、评论。形容相提并论。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结构:偏正式 感情:中性词 字数:4字 年代:古代 热度:一般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示例

    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然正以权限严明故,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非他种政体可同年而语。”

    造句

    • 1、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封侯拜相,一时间繁华不可同年而语矣。

    成语接龙

    以"语"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顺接):

    重心长: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无伦次: 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近]颠三倒四。[反]头头是道。

    不惊人死不休: 语:言语,也指文句。如果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至死也不罢休。

    出惊人: 形容说的话使人很惊讶,别人未曾想到。

    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以"同"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不约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与众不: 跟大家不一样。

    和而不: 和:和睦。同:苟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迥乎不: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截然不: 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版权所有©52查   网站地图